景泰蓝又名珐琅,因为明朝景泰年发展到一个高峰,并以蓝色为主,
因此得名景泰蓝,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爱而成为宫廷御用品,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您当前的位置:景泰蓝之家 > 景泰蓝精品欣赏 > 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欣赏

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欣赏

时间:2012-03-01 点击人气: 来源: 景泰蓝之家 作者:珐琅之家
内容简介:  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,也是现在被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边的景泰蓝作品之一,也是出自清朝宫廷造办处,是难得的景泰蓝制品。这些景泰蓝作品不仅将珐琅这一艺术品保存了下来,同时也把当时的生活用品沿袭到了现代,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古代人的生活。

  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,也是现在被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边的景泰蓝作品之一,也是出自清朝宫廷造办处,是难得的景泰蓝制品

1清·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.jpg

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欣赏

  这里顺带也给大家解释一下传统知识:手炉,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,多为铜制。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,与脚炉相对而言。因可以捧在手上,笼进袖内,所以又名“手”、“捧 炉”、“袖炉”;炉内装有炭火,故也称“火笼”。用火取暖,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。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,称为“火炉”。大家围坐取暖,在古诗文中常有描 写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,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手炉,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。手炉的起源,相传产生于隋代。隋 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,时值深秋,天气寒冷。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,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,放进火炭,献给炀帝取暖。炀帝十分高兴,捧在手上,便称之 为"手炉"。

  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,由炉身、炉底、炉盖(炉罩)、提梁(提柄)组成,自唐朝始创,到明朝中后期,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。清末以后,手炉工艺开始衰落,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,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,随着社会的进步,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,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,成为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喜爱的收藏品。

  手炉有八角形、圆形、方形、腰形、花篮形、南瓜形等,大部分是由紫铜、黄铜、白铜制成,也有少量珐琅或是瓷器制品。在手炉制作工艺中,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 盖。作为散热区,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、梅兰竹菊、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,跟炉身的福禄寿喜、花鸟虫鱼、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 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  所以在古代手炉是非常受欢迎的,而且各种样式,种类的都有很多,而且手炉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改进着,这些景泰蓝作品不仅将珐琅这一艺术品保存了下来,同时也把当时的生活用品沿袭到了现代,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古代人的生活,同时因为多了这些实体的景泰蓝作品,也就更能够让大家了解了景泰蓝是什么,而不是再单纯的说教或是描述。

景泰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的景泰蓝大师作品欣赏,以及景泰蓝大师介绍。欢迎访问www.jtlzj.net
文章展示
版权所有 2011-2015 景泰蓝之家 [jtlzj.net] 京ICP备2021015155号
Copyright © 2011-2015 http://www.jtlzj.net All Rights Reserved